在上述大的行業背景下,廣東黃金珠寶企業面臨更大的現實困境。過去幾年部分大型黃金珠寶企業規格增長過快、資金規格投入較大。且目前市場整體資金成本上升,融資成本上升、債務違約風險加大。此外,在國際貿易局勢愈發緊張的背景下,國家間的國際貿易壁壘增加,長期影響了黃金珠寶產品出口的價格競爭力。
在國際貿易緊張的局勢下,黃金珠寶行業則具有先天優勢,因黃金珠寶本身具有一定的保值功能。守護好這份保值功能,關鍵在于與交易所合作,進行貴金屬的套期保值,這也將會成為企業生存下去的保護傘。因此,廣東黃金珠寶企業要想更好的生存下去,除了利用好自身的優勢,還需緊跟市場發展步伐,做好全面的風險控制。朱志剛先生提出,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:
1、提升廣東省黃金珠寶行業制造工藝和技術水平,打造在黃金全球珠寶領域的制造技術優勢;
2、加快貴金屬新材料研發,降低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,提供更多環保綠色的材料供行業選擇;
3、利用好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、白銀期貨市場,進行套期保值,管控原料價格波動風險;
4、利用好上海期貨交易所倉單質押功能,提供原料金和原料銀庫存的使用率,從而盤活庫存資產,提升公司的資產使用率和利用率,降低企業經營成本;
5、期貨公司對黃金珠寶公司提供各種配套服務,包括根據企業需求提供個性化和定制的倉單服務、基差交易、合作套保、點價服務等。可以利用期貨公司的專業優勢,有效提高廣東省黃金珠寶企業對商品宏觀行情的判斷能力,以及風險管控能力;
6、黃金珠寶企業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力。